选择服务器使用的RAID阵列类型,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所需的存储容量、数据安全性和性能。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RAID类型及其特性,供您参考:
RAID 0:RAID 0阵列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两块以上的硬盘即可完成。它具有成本低、提高整体磁盘性能和吞吐量的优势,但是这种形式的RAID没有数据冗余备份功能,因此其安全性大大降低。如果阵列组中的任何一块硬盘损坏,都会造成整个阵列组的数据丢失。因此,如果需要高可靠性,RAID 0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RAID 1:又称为磁盘镜像,在服务器的使用过程中,一个磁盘的数据总会同时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这样对数据安全来说,十分可靠。但是,由于它从每块硬盘中读取相同的数据,因此其读取性能通常不如RAID 0阵列好,而且写入性能也将受限于读写速度最慢的硬盘的速度。如果拥有两个硬盘并且无法承受硬盘故障而无法取出数据带来的损失,则RAID 1阵列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RAID 0+1(也称为RAID 10):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这种配置可以提供良好的读取性能和较高的数据安全性。但是,由于需要至少四块硬盘,且存储空间利用率仅为50%,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RAID 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技术。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 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RAID 5阵列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安全性和读取性能,并且在两块硬盘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可用性。然而,写入性能可能会受到较慢的硬盘的限制。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服务器的RAID阵列类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果需要高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并且预算允许的话,可以选择RAID 1或RAID 0+1。如果需要较高的存储容量利用率和相对较高的数据安全性,并且能够容忍一定的写入性能下降,可以选择RAID 5。